中秋回家--付光建
來源:集團內刊 發布時間:2020-11-05
今年的國慶節正好趕上中秋團圓節,幾天的小長假,我又能回到養我長大的老家了,興奮了一夜沒睡好,早早地爬起來,開車往回趕。
鄉下的秋天,天高云淡,微涼的秋風像初春冰雪初融,帶著寒意冷冷而來,白晝也開始變短,時光就這樣在不經意間從指縫中悄悄溜走,兒時的“阿嬌”不知是否還那么美麗動人。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家鄉已然煥然一新,小河兩岸豎起了新樓,雖然不高,但也有新農村的景象。走在街上,大部分都是陌生的面孔,再也找不回當年的景象,兒時的“阿嬌”肯定也認不出來了。
親戚們聽說我回來了,都打電話要我到他們家去玩。到了他們家樓下很難找到住在哪一層,不過滿桌的家鄉菜,飄滿房間的臘肉香味和甘蔗酒的甘甜一點也沒變,很多親戚圍坐在大桌上,個個喝得滿臉通紅,就像是過年。老家真好,要能遇上“阿嬌”那就更好了。
鄉下的秋天似乎是推遲了些,滿山仍是一片綠意。清泉從山間流淌下來,清澈見底。捧起一把山泉喝到嘴里,那股甘甜,沁肺入心。流淌的泉水就如那流過的時光,不惑之年的我卻再也找不回曾經年少的日子。突然想起那首唐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忽然間,悲從心油然而至。
馬路上扎著彩帶的車隊一波一波的駛過,雖然沒有城里車輛的統一和整齊,但也有迎娶出嫁的氣氛。因為疫情,上年本要結婚的都趕到這個時候了,半年過去,新娘的肚子也都微微隆起,真是雙喜臨門。
雖說是在鄉下,傍晚節日的氣氛一點不比城里差,唱歌、嬉笑、喝酒、劃拳、搓麻將等聲交織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和諧的音符。不知何故,這樣熱鬧的季節里,悵然的我竟如此安之若素,好像這舉國歡慶的節日與我無關。褪去年少輕狂的傲慢,滋生了倚老賣老的惰性,尤其現在進入這尷尬的年齡,前面的路將是何去何從,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會莫名其妙地憂傷起來,聽到“青春”,“夢想”什么的,讓我這個沒有青春,沒有夢想的人情何以堪。其實我也有追求的,有吃有喝,安于現狀就行了,不過把這說成夢想總覺得底氣不足。
原來的我一直是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即使明知年歲漸長我也認為自己只要有顆二十幾歲的心就會永遠年輕,直到有一天看到我喜歡的“阿嬌”,我心里突然有個念頭,這個美女對我來說是不是有點???那時我才絕望發現自己是真的老了。
關于老有很多證明,以前愛聽的流行歌曲也不愛聽了,而喜歡聽那些滄桑,憂傷的歌曲。那天,熬了一夜,喝了一點酒,心顫的不能出氣,才知道自己老了,真的老了。
以前我喜歡李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F在我喜歡杜甫的“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其實,說的再多也掩飾不住我這個老男人對青春的眷戀和羨慕。唯一能安慰我的是,不久的將來那些年輕人也不會永遠年輕。